不识之无成语故事
不识之无成语故事1
【注音】bù shí zhī wú
【出处】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,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 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
【解释】连“之”字、“无?”字都不认识。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
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不识字
【结构】动宾式
【近义词】不识一丁
【反义词】学富五车
【同韵词】猪狗不如、心服口服、别有企图、违乡负俗、膝行匍伏、照天蜡烛、流风遗俗、顾盼自如、超凡脱俗、华冠丽服、......
【年代】古代
【成语故事】唐朝时期,大诗人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,据《新唐书》记载他生下的第7个月就能指认“之无”两字,他的乳母百试不差。他给元稹的信证实:“仆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于书屏下,有指‘无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
【示例】《废墟中》,写一个不识之无的木匠,爱打老婆,老婆也让他打;他有气无处泄,她也就让他泄。 李健吾《序》
不识之无成语故事2
【释义】连常见的“之”和“无”都不认识。
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低。
【出处】宋·欧阳修、宋祁等《新唐书·白居易传》。
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,字乐天,下珒(今陕西渭南县)人。
他的诗以通俗畅达见长,有“老妪能解”的美誉,其诗能千古传诵便得益于此。
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诗人,叫元稹。
他们俩是好朋友,文学观点一致,诗的水平相近,就连做过翰林学士,都有被贬出京的.经历,也是那样相似。
所以,当时人们将他俩并称“元白”。
白居易被排挤出长安后,先到了襄阳,接着渡汉水、入长江,东去九江。
在怨恨寂寞的谪戍途中,他想起了好友元稹,写了一首诗:把君诗卷灯前读,诗尽灯残天未明。
眼痛灭灯犹暗坐,逆风吹浪打船声。
意思是:秋夜,诗人独坐小舟,踏上赴贬地江州的漫长水路。
灯光如豆,我吟诵着你(元稹)的诗卷,诗读完了,灯亦将灭,天却还没亮。
眼睛发疼,灭灯待天明。
漫漫长夜,耳边只听得见逆风卷浪拍击小船的声音。
寥寥四句,紧绕一个“灯”字,把自身的情感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熔为一炉,写得多么形象生动!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。
白居易自幼聪明。
他父亲曾任彭城县令。
白居易从小受家庭熏陶,喜欢读书吟诗。
他入京应举时,拿了自己的诗去见顾况。
当时顾况已是朝中重臣,且很有诗名,一般人的诗都看不上眼。
通过姓名后,顾况打量一下白居易,说道:“现在京城米贵,‘居’恐怕不易啊。
”等到翻开诗卷,映入眼帘的是: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只感到一阵清风吹来,诗的语言朴实无华,寓意却又那样深刻。
顾况大加赞赏,连声道:“有这样的诗才,‘居’‘易’了!”据史载,白居易的奶妈是个颇有见识的人。
她带孩子很少在卧室久留,而是常常把他带到书房里玩耍。
白县令批卷,她就抱着小白居易站在一边看;有时还翻开书,把一些笔画简单的字教给他念念认认。
白居易长到七八个月时,奶妈指着书上的“之”字让他认,然后让他在另一页找出所有的“之”字来。
白居易眨动着大眼,找得十分认真,一个也不漏。
奶妈高兴地鼓励他,用同样的方法再去找“无”字,结果每次都能找对。
所以,白居易的婴幼期几乎是在书房里度过的。
他如此聪明,家里人于是在他稍大一点就教他读书吟诗。
白居易的才智明显地高出同龄幼童一大截。
为他以后获得那么大的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