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事迹材料
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

时间:2024-04-23 10:50:51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
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

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,要用到事迹材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,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、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。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1

“学而时习之,不易说乎”。每天清晨起床,打开“学习强国”APP,收听新闻广播,了解时政热点,这是陈xx家的生活习惯。

陈xx是芳桥街道党政办的工作人员,刚开始使用“学习强国”的时候,她和她爱人就被“学习强国”丰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。因为工作的原因,平时他俩都喜欢读法律财会方面的书籍,自从有了“学习强国”,俩人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了。平时在家里,只要一有空,两个人就会打开“学习强国”,浏览时政新闻,学习各类知识,比拼挑战答题,学得不亦乐乎。

在他们的影响下,九岁的女儿也开始跟着朗读背诵“学习强国”中的优秀古诗词,如今,除了语文课本里教的唐诗宋词之外,她还能背诵默写许多其他的古诗词,阅读能力和知识视野也开阔了很多。“学习强国”让陈xx家形成了全家学习的良好氛围,也让他们夫妻俩更好地成为了孩子的“第一任老师”。
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2

陈xx是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。初次打开“学习强国”,她如同发现了一座“宝库”:看时政要闻,感受国际风云激荡;看经济文化,见证大国奋进崛起;看人物专访,感受名人魅力内涵……此后,她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“学习强国”。

就这样,“学习强国”悄悄然走进了她家。她的儿子最喜欢文化专栏,最爱看里面的古诗词赏析。在“学习强国”的熏陶下,儿子作文水平逐渐提高,学习成绩越来越好,更加重要的是,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认同。在她和儿子的影响下,老公也放弃了刷短视频,转而开始了“学习强国”,每天坚持看新闻,学知识,和儿子比“挑战答题”。一家人每天都要就“学习强国”的内容进行交流,家庭氛围更融洽了!
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3

曹xx是宜兴市培源中学的一名老师,已执教近40年。起初,学校要求下载“学习强国”APP的时候,曹老师觉得自己年级大了、教学工作又比较繁忙,内心有些不太愿意。有一次,小孙女和她说,“奶奶,点进去看看,也许会有新的收获。”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曹xx的学习态度,也帮全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。

在“学习强国”APP上,曹xx重新找回了学习的激情和快乐,从要闻时讯、理论文章到文学艺术、科技教育,从之前的“要我学”的状态变成了“我要学”的状态。除此之外,曹xx还带动全家人一起学。儿媳妇白天上班忙,就晚上回家后抽空学,多答题,多积分。孙女虽然只上二年级,但每天都会坚持听新闻联播节目,了解国家大事,还每天督促全家人,“今天,你学习强国了吗?”
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4

吴xx是芳桥街道金兰村的副书记,是一名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党员,踏实负责、勤奋努力、坚持党性是他身上的标签。自“学习强国”平台在党员中推广使用开始,他每天坚持学习,即使再忙再累,也绝不打折扣,每天都会拿满分。

今年夏天,他积劳成疾,腰病发作,紧急赴上海治疗,前后经历了2次手术。即便如此,只要得空,哪怕是在等做医疗检查的间隙,他都会掏出手机浏览一下强国平台上的新闻,答题学习。其实,并非他刻意为之,是“学习强国”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了。在他的影响下,他的女儿吴超颖一进大学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,毕业以后也和父亲一样,来到基层一线工作。她向父亲学习,也向“学习强国”学习,努力提升自己,坚持扎根基层。

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5

陆军,江苏省南通中学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教师,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,江苏省特级教师,“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”培养对象,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学化学教与学》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《化学教学》编委。出版《让教学成为研究》等专著,三次蝉联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。反思自己近40年的从教经历,深感教师成长离不开终身学习,而且在从平凡走向卓越的旅途中,与完善自我、成就学生、繁荣教育对应的,有为己之学、为教而学和应教为学三重境界。

为己之学:完善自我

1983年,从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,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成为我教师生涯的起点。

工作之初,面对师范教育“两代师表一起抓”的发展要求,我在知识储备等方面有力不从心之感。孔子曾用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”告诫大家,学习不应该是装饰自己的“为人之学”,而应该是完善自我的“为己之学”。于是,我静心为己之学,努力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“师表”。

一方面,我对照教学大纲,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,领会所教学科内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;另一方面,我结合教学进度重修大学课程,实现大学与所教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。同时我广泛阅读相关书刊,及时了解学科动态,关注化学对其他学科以及社会、生活的影响,以夯实知识基础和拓宽知识视野。每有外出学习机会,我都要到当地最大的新华书店“探珠寻宝”,而且总是满载而归。

经过短暂的适应期,我逐渐养成了在宽广视野下思考教学问题的习惯。我开始经常引用大学教科书中的权威观点,或结合自己实验中获得的数据与事实,深入分析学科问题,以提高认识的精准度和深刻性。

为教而学:成就学生

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,有学生急需探知的许多奥秘。如何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,帮助他们形成并完善知识结构,这是新手教师不好把握的问题。陶行知先生认为,为了教会学生,教师必须设身处地,“以教人者教己”,用教大家的材料先教会自己,他还从学理的角度称之为“为教而学”。

按照为教而学的理念,我努力探寻各类知识最优的'学习方法,并通过《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》等文本,揣摩名师教学中的学法指导。我还大胆进行改革实践,把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、分组实验改为“边学边实验”,以打破“教师做、学生看”“教师讲、学生听”的局限,为学生创造“做中学”的机会,让他们参与到适合自己的探究活动之中。

20xx年,我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工作,这时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。我利用主持省市教科研课题的机会,放大之前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,在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时,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,探索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规律。学生的多项成果在省市及全国比赛中获奖,自己关于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系列论文先后获得发表。

随着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,我依托高校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理论支持,利用基础教育实践的平台和教育期刊提供的园地,不断探索学法与教法的融合。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科素养保持高位走强,学校成为“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单位”,我的“化学有效教学的条件与策略”等研究也获得了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,同时我还获得“中国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年度人物”等称号。

应教为学:教研结合

缘于大学毕业论文在母校学报发表这一关键事件,我在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同时,走出了一条“质疑起步、合理迁移、自我补白、走向无意”的个性化发展道路。

“应教为学”是古之为师者的基本功,具体是指教师所讲之课便是其学说,所著之作便是其授课内容。现代教育制度下,由于有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约,应教为学便演化成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。李吉林老师一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,创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,是现代教师应教为学的典范。这位从小学教师中走出的教育家,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应教为学践行者的信念。

在思考哈佛大学达克沃斯教授提出的“教学即研究”思想内涵,及其为什么、是什么、怎么样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,我提出教学即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和路径,分别指向“为教与学而研究”“对教与学做研究”以及“在教与学中研究”,形成的“‘教学即研究’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”蝉联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
纵观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的“为己之学”“为教而学”和“应教为学”这三重境界,其终极目标是“为己而利他”。其中,“为己之学”是在为“为教而学”和“应教为学”奠基,“为教而学”是在践行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“应教为学”则是在建构具有个人特色的理论体系,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辐射引领作用,为教育理论和教育事业的不断繁荣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
广大教师只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制定适切而又明确的目标,脚踏实地、循序渐进,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,获得教学相长、师生共进,推动学校、区域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。

《学习强国标兵事迹材料(通用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