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案 > 语文教案

小学语文教案

时间:2024-04-27 15:33:22
小学语文教案15篇

小学语文教案15篇
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案应该怎么写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小学语文教案1

教学要求:

1.学会本课4个生字,认识1个多音节,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
2.认真观察图画,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,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。

3.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,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,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识字、写字

教学时间:

两课时

教学设计:

第一课时

一、课时目标:

1.学会本课2生字,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
2.认真观察图画,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,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。

3.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,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。

二、教具准备:

挂图(或幻灯片)、生字卡片

三、教学过程:

、导入新课。

1.教师简笔画板书“日、月、 、 ”的演变过程,图文结合。

2.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。

3.新授“日、月、 、 ”偏旁。

1.看图,试着读读词,你发现了什么?(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)

2.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。

一、 自主识字。

a)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。

b) 四人一组交流,看谁读得最正确。

c) 出示: wen shai

晴空 温暖 晾晒

miao

眼 睛 瞄准 眺望

dongjie

寒冷 冻结 冰雪

东海 黄海 长江

⑴指名读。(注意:“温”是前鼻音;“晒”是翘舌音;“结”是多音字。)

⑵齐读,男、女生比赛读。

⑶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,你是怎么认识的?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。⑷班汇报交流。

⑸再读词语。

二、 探究规律

a)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?

b) 讨论交流。

第一组“晴、暖、晾晒”都与太阳有关,所以是日字旁。

第二组“眼睛、瞄、眺望”都和眼睛有关,所以是目字旁。

第三组“海、诃、江”都与水有关,所以偏旁是三点水。

第四组“冷、冻”都与冰有关,所以偏旁是两点水。

c) 齐读课文。

三、 教学字形,指导书写。

a) 认读生字词。

b) 按照笔顺书写生字。

c) 教师范写。

温、晒:左右结构,书写时左窄右宽。

d) 学生写字,教师巡视指导。

四、 作业设计

a)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。

b) 扩词。

温( )( )( )

冻( ) ( )( )

c)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。

日:

月:

4.多音字组词。

Jie ( ) zhang ( )

结 长

jie ( ) chang ( )

第二课时

一、课时目标:

1.学会本课2生字,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
2.认真观察图画,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,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。

3.指导写好生字。

二、教具准备:

挂图(或幻灯片)、生字卡片

三、教学过程:

一、 复习检查。

1. 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。

2. 抽读生字卡片。

二、质疑解疑。

1.自读课文,提出不理解的地方,同桌相互讨论。

2.讨论交流:

晾晒: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,使干燥。

瞄准: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。

看图: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?

眺望: 从高处往远处看。

看图: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?这就叫——“眺望”。

冻结: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。

长江:我国第一大河。长6300千米,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,流经西藏、云南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9省区,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。

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,就是——南京长江大桥、南京长江二桥。

黄河:我国第二大河,全长5464千米,流域面积75.24万平方千米,后流入渤海。

东海: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,面积79.48万平方千米,平均水深350米左右,沿岸港湾岛屿众多。

3.齐读词语。

三、拓展延伸

你还知道哪些有“日、月、 、 ”的字,你是怎么认识的?

四、指导书写。

1.出示:瞄 冻

2.学生描红。

3.教师范写。

注意都是左窄右宽。

4.学生写字,教师巡视指导。

一、 作业设计。

1.比一比,再组词。

晴( ) 瞄( ) 冻( ) 冷( )

睛( ) 苗( ) 练( ) 令( )

2.选词填空。

眺望 仰望

我站在山顶上( )着远方。

夏天,我常常( )着天空,数着星星。

温暖 温和

李老师的态度总是( )的。

妈妈的怀抱总是( )的。3.给下面的字先组词,再造句。

冻( )

瞄( )

4.猜字谜。

左边缺点水,右边满是水。 谜底( )

六、板书设计:

晴空 温暖 晾晒

眼睛 瞄准 眺望

寒冷 冻结 冰雪

东海 黄河 长江

小学语文教案2

教育目的

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,找找春天的脚步,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。

活动准备

1. 举行一次班级春游活动,收集表明春天变化的素材。

2. 春游时,爱画画的,准备一个速写本;爱照相的,带上相机;爱写作的,带上笔和本子。

3. 春游回来后要求把画和照片整理一下,写上说明;把记录下来的景物写成文章;会小制作的同学,还可以把看到的景物 ……此处隐藏13966个字……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,“我”的家里是多么热闹,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。

3、每次演出,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,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,憋闷得满头是汗,也兴味盎然。

“兴趣盎然”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,“憋闷”一词写出了“我”热得难受。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,不难看出“我”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,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“我”,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,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“我”的心理,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。

4、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,翻过来、过去、立起来、横过去,抻、拉、压、拽,为所欲为,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,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。

“抻”,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,课文指师傅从“我”身体的一侧托起我。“抻”,拉;扯。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“我”的身体。“目不忍视”,眼睛不忍看,形容“我”练功的样子很可怜。俗话说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,“我”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,更离不开“我”常年不懈的努力。“黑脸大汉”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;“生面团”写出了“我”身体的柔弱。“为所欲为”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,大多指干坏事,这里反映了师傅对“我”的严格要求。

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,写出了“我”学艺的艰辛。满脸的泪水和汗水,使奶奶心疼,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“为所欲为”,而是“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”,这并不是奶奶对“我”的无情,而是饱含着奶奶对“我”的厚望。在这里,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,更深刻地体会到了“我”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。

5、过渡:

作者在舞台上慢慢长大,凭着她的执着坚定,吃苦耐劳,师傅严格要求,母亲一反娇宠的常态和奶奶无情地躲进里屋,炼就了她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。让我们一起读最后的一句话。出示句子:

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,舞台如一炉火,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。

小学语文教案15

一.教材分析

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

二.教学目标

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、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,把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

1.知识与技能:识记本课生字词,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2.过程与方法:通过朗读课文,感知内容,品味语言,进而感受文本思想;和训练学生以

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。

3.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
三.教学重点、难点

重点:

难点:

四.教法、学法的设计

本课设计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、人文性统一的这一基本特点出发,以“读”为主线,以“闯关”的形式来组织本课学习活动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融入了内容的整体感知、语言的品读感悟、内容的深入探究和知识的积累运用等活动;贯穿了学生的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;综合运用了谈话法、讨论法、问题探究法、品读感悟法等教学方法。

五.教学过程

(一)导入新课,激发兴趣。

(二)具体学习过程

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让学生以闯关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,我在这里一共设计了四关:

一.朗读-整体感知关

二.品读-语言感悟关

三.研读-深入探究关

四.诵读-积累运用关

第一关:朗读-整体感知关

1.出示闯关内容

(1)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词语

(2)能准确、流畅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

(3)思考完成以下几个问题:

2.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,并指导学生准备的过程与方法

首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并识记本课的生字词,然后独立思考这几个问题,注意到文中去筛选信息、寻找答案。

3.学生准备完之后,开始闯第一关

(1)出示标有拼音的字词,进行个别读、领读、齐读。

(2)去掉拼音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个别读、齐读。(在学生读的过程当中,注意及时指导纠正)

(3)然后朗读课文,让几个同学分段朗读,读后让其他同学从是否有误读、感情基调、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。

(4)接着让学生分别来回答这几个问题(在处理这几个问题时,老师注意加以整合,并适时板书。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板书:)

板书:

(5)最后,请同学结合刚才的问题和板书,试着用一两句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。

(这一关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朗读基础上,进行感知全文,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从而,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梳理概括,把书由厚读薄。)

第二关:品读-语言感悟关

眼睛看到的是文字的表面,心灵感受的是文字的思想。让学生用心朗读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语段、句子,然后在相应的位置作批注,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或者喜欢它的原因。最后进行闯关交流。

在交流过程中,一是要注意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,二是学生提出的一定有本文重点语段,这时,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、品读、感悟,让学生更深入理解。

(这一关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个性阅读、品味阅读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自主感悟,加深体验,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,体会文中思想,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。)

第三关:研读-深入探究关:

首先,这一关主要设计了两个深层问题,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,具体问题是:

1.

2.

解决完这两个问题之后,就让学生主动提出在阅读思考过程中还存在的疑难问题,进行交流,然后共同解决。

(这一关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和对深层问题的合作探究,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。同时,引导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,提高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)

第四关:诵读-积累运用关

1.背诵积累本文优美语段

2.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、多形式的习题,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。

3.在积累的同时,积极创建读写或说写相结合的活动,加强小练笔。

注:具体的问题设计,我在这里就不再说了

(这一关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诵读丰富积累、积淀语感、陶冶性情和通过运用,升华积累的目的。)

(三)最后一个环节:交流收获,进行总结

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闯关活动中有哪些收获?

最 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,并布置作业。

六.结束语

此教学设计,采取学生闯关的形式组织教学,实际上这四关也是我日常教学中的四个环节,这样避免了平铺直叙地串讲课文,突出了训练重点,让学生经历了由整体――部分――整体的学习的过程,强调了学习的方法,有效地促成了三维目标的达成,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。

《小学语文教案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