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案 > 语文教案

小学语文教案

时间:2025-02-06 22:27:08
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

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

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,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小学语文教案 篇1

教学目标

1、认识8个生字,读读记记“悠闲、松弛、尴尬、气氛、感染、笨重、熟视无睹、彬彬有礼、冲锋陷阵、翩翩起舞、摇头晃脑”等词语。

2、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,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。

3、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。

教学重点

1、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。

教学难点

1、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。

教学时间

一课时

教学准备

制作有关介绍泰国风情、大象及学习内容的课件

教 学 过 程

一、谈话导入:

同学们,在电视新闻节目里我们常会看到“红衫军”集会,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吗?今天的泰国是有些混乱,但课文中的泰国人和泰象相处得那么和谐美好,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美丽的泰国游玩吧!

二、出示课题,生读课题。

三、汇报有关泰国的资料,交流对大象的了解。

四、课件出示预习要求,检查预习

1、开火车朗读,师注意提示“驰、绅”读翘舌音,“彬”是前鼻音,“摩”是二声,“氛”是一声。

2、学生认读生字

3.词句解析.先课件出示要读读记记的词语,再请学生汇报对词语的理解,师出示课件纠正。

4.了解课文大意,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。

第一自然段: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,与人关系亲密和谐。

第二自然段: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。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,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第三自然段: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。

第四自然段: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。

第五自然段: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。

5、生汇报: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,从哪些句子看出来?

五、学习课文

1、抓住重点,深入了解

(1)、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。何以见得呢?自由读课文,画出有关的句子,读一读,想一想。

(2)、象是泰国的国宝,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呢?你了解到大象还为当地人做了哪些事?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?在泰国,没有大象行吗?为什么?

(3)、课文是怎样描写大象的样子、表情、动作的?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。

(4)、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大象的聪明、有灵气?如果你就躺在地上,让大象按摩,你敢吗?a、表演节目,踢球、倒立、行礼谢幕;b、为人按摩c、偶尔还会和人开开玩笑。

2、课文的表达方法

(1)、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?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。

(2)、课文2—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?

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,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,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。

师小结:这样,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,理清课文思路,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。

六、总结全文

1.说说学习这课后,你有什么感受?你最喜欢泰国大象的什么?

2.谈谈你心目中的泰国是个怎样的国家。

3、领会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写法

七、布置作业

1、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介绍家里的某一小动物。

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小学语文教案 篇2

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有《鲜花和星星》一课:“我最喜欢夏天里满地的鲜花:这里一朵,那里一朵,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。到了晚上,花儿睡了,我数着满天的星星:这里一颗,那里一颗,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。”当教学完全文后,我设计了一个“启发想象,指导说话,作个小诗人”的教学环节。因为“说话”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。而在语文教学中,说话训练尤为重要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,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,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,所以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小诗人来作诗的情境,实际上就是开发教材,创造性使用教材,这样进行训练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,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,进行了语言的积累,又实现了语文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,课堂也因此而美丽起来。在此,与各位交流。

【课堂教学片断实录】:

师:这首诗歌多美呀!小朋友们想不想向小女孩这样也写出这么好的诗?

生:想!(异口同声,非常兴奋)

师:好吧!让老师来帮帮大家。

师:(点击课件,出示第一幅图)这是什么?

生1:这是羊。

生2:是羊群。

生3:许许多多的羊。

师:(点击课件,出示第二幅图),这个呢?

生1:一大片白云,下面是草原。

生2:是大草原。

生3:上面还有羊群。

师:对!这是草原上满地的羊儿。(教师将学生的话进行归纳为学生后面的作诗埋下伏笔)

师:再看这儿(点击课件,出示第三幅图)

生1:哇!好美的菊花。

生2:许多菊花。

师:(微笑地点头,继续点击课件,出示第四幅图)

生3:这是秋天满地的菊花。

师:小朋友们说得好极了,下面我们来作诗,看能不能成为今天的小诗人。(点击课件,出示:练一练)

我最喜欢

秋天满地的菊花:

这里(),

那里(),

真比()还多。

学生自由思考,不一会儿陆续举起了小手。

生1: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,这里一朵,那里一朵,真比地上的牛羊还多。

生2: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,这里一朵,那里一朵,真比草原上的牛羊还多。

生3: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,这里一朵,那里一朵,真比森林里的树木还多。

学生相互评议,认为他们说得好,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同意评选他们为“小诗人”

师: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,这么快就学会了像课文那样作诗。但这还不能算得上是“小诗人”。(刚才学生还沾沾自喜,听到老师这样说,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,问“为什么”,老师顺势提出高一层次的目标,如下)

师:(点击课件,出示:聪明题)

我最喜欢

():

这里(),

那里(),

真比()。

屏幕刚一显示,学生纷纷高高举起了小手。

生1:我最喜欢天空中飞 ……此处隐藏7313个字……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,语言亲切、生动。所配四幅插图,形象优美,色彩明丽,便于同学观察想象,

预设教学目标:

1.认识11个生字,会写"七、八、九、无"4个字。认识两种笔画"七、九"和4个偏旁"月、雨、口、禾"。

2.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背诵课文。

3.理解课文内容,知道四季的特征,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。

  教学重点:

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。要让同学通过观察和朗读,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,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。

教学难点:

让同学在自主、合作学习中,发生探究的兴趣。

教学时间:2课时

  第一课时

预设教学目标:

1.初步理解课文内容,感受四季的特征。

2. 认识11个生字,会写"七、八、九、无"4个字。认识两种笔画"七、九"和4个偏旁"月、雨、口、禾"。

3.能正确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谈话导入

师:现在是什么季节?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?

一年中,除了秋季,还有哪几个季节?我们来看大屏幕,猜猜是什么季节?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。

(看图片,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,最后定格)

揭题: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。

板书课题2.四季

二、整体感知,质疑问难

1、根据注音,读读课文。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;②有不明白的地方,用横线划下来;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,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。

2、小组交流,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。(新型生生关系)

3、反馈

①课文有几句话,每一句讲了什么?

②提出难点,全班协助解决(自主、合作、探究)(字词在本节课解决,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)

三、学习生字、新词

1、出示11个生字。

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,能给大家提个醒吗?(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和平翘舌音)

①指名说、带读

②自由读、开火车读生字。

* 练一练,连一连:

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

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

*这些字哪些方面(字形)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?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?(指名说)

*"草芽尖尖、荷叶圆圆、谷穗弯弯"这些词语多好呀,我也会试着说几个。

2、学写"七、八、九、无"4个字

①读读"七、八、九、无"4个字

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

重点指导"七"和"九"两种笔画,让同学明白: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、运笔的大小

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

四、小结

本节课同学未解决的问题,下节课解决。

小学语文教案 篇10

一、素质教育目标

(一)知识教学点

1、读懂课文,弄清“最后的辉煌”指的是什么。

2、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体会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之间的联系。

3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(二)能力训练点

l、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。

2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。

(三)德育渗透点

通过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诺贝尔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,教育学生学习诺贝尔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全世界、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,激发学生对科学、对和平的热爱。

(四)美育渗透点

诺贝尔将自己的巨大财富贡献给全人类,引导学生体会其心灵之美。

二、学法引导

(一)教师教法

课外,鼓励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以了解诺贝尔本人;课外引导学生自学、讨论、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的教学。

(二)学生学法

自学、自悟、讨论、交流。

三、重点·难点·疑点及解决办法

(一)重点

理解“最后的辉煌”的意思,体会诺贝尔对祖国、对世界、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。

(二)难点

了解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及其两件事之间的联系。

(三)解决办法

通过自学、感悟、讨论、交流,教师点拨及感情朗读突破重、难点。

四、师生互动活动设计

教师创设情境,学生自学、自悟,小组合作讨论、交流,教师点拨。

五、教学步骤

(一)创设情境,揭示课题

同学们,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诺贝尔的故事和图片,都有谁带来了?

(教师鼓励搜集资料的同学,请他们介绍自已搜集到的资料,也可通过实物投影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。)

教师总结并导入 :那么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又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?(揭示课题并板题)

(二)初读课文、整体感知

1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,思考: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?要求读准字音,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。

2、小组内讨论交流。

3、全班交流。

(1)拿不准的字音和生词提出来请其他组同学帮助或教师指导。

(2)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,可先请一个小组汇报,其他小组补充。

(三)再读课文,深入探究

1、快速浏览课文,思考:

(1)“最后的辉煌”指的是什么?

(2)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诺贝尔的?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?

2、小组讨论交流。

3、全班议答。

(l)“最后的辉煌”指的是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将他的巨额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,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(2)课文写了诺贝尔两件事。一是写诺贝尔是伟大的发明家和举世闻名的企业家,拥有巨额的财产;二是写诺贝尔临终之际将所有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,做为医学教育事业及奖励基金。

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。正因为诺贝尔创造了将近二百万英磅的财产,才为晚年的捐助创造了条件。

(学生汇报时,教师随机点拨,引导其他小组补充。)

4、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?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?

(l)学生默读勾画理解。

(2)小组讨论交流。

(3)全班交流。

(学生采用读句子、抓词语、谈理解的方法汇报交流,彼此相互补充,教师适时点拨。)

(4)指导朗读。朗读时重点指导学生抓句子,以体会诺贝尔对事业的执著以及对祖国、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。

(四)学生质疑,谈感受

学了课文,你有什么启发?

(学生谈感受后,教师总结。)

附:板书设计

《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