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案 > 数学教案

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

时间:2024-06-13 19:00:14
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

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

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,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

一、教学内容:

冀教20xx课标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0—21页商不变的规律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1.经历探索的过程,发现商不变的规律。

2.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,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。

3.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,经历观察、比较、综合、归纳等思维活动,获得一些探索的经验,发展思维能力。

4.进一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。

三、教学重点

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。

四、教学难点

理解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。

五、教学准备:课件

六、教学过程

(一)创设《和尚分面包》的故事情境,引入新课

1.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?根据这些信息,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?

2.大家猜一猜,三种分法,每天吃到的面包数一样吗?

3.你会用算式表示出小和尚们平均每天能吃到几个面包吗?

(二)探索规律

1.板书学生的算式

8÷2=4(个)

16÷4=4(个)

32÷8=4(个)

师:通过计算,我们发现三次分面包看起来分的面包数越来越多,分的天数也越来越多,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面包数是一样的。老和尚是运用了什么知识帮助教育了肥肥小和尚的,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。

2.小组合作探究,发现规律。

活动要求:

从上往下仔细观察这组算式的被除数、除数、商,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变化的?

(2)结合算式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这一规律。

(3) 举例验证商不变的规律。

3.小组汇报学习成果。

4.归纳小结。

师:谁能将你的发现用自己的语言试着说一说。

生:在除法里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,商不变。

生:在除法里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(0除外),商不变。(幻灯片出示规律)

师:你能给同学们说说这里为什么0要除外?

生:因为0不能作除数。

5. 同桌讨论,发现规律。

师:从下往上观察,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?

生:汇报学习成果。

师:你能像前面的发现一样,用你的语言表述一下你的发现吗?

生:在除法里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(0除外),商不变。(幻灯片出示规律)

6.总结规律。

师:谁能把两次的发现合并在一起,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。

生:在除法里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(或除以)相同的数(0除外),商不变。(板书规律)

师:板书课题《商不变的规律》(学生齐读课题一遍)。

师:你认为商不变的规律中,哪些词语比较重要?(同时、相同、0除外)学生齐读商不变的规律。

7.举例验证(再次小组合作完成)。

师: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?

8.让学生看书并齐读P20页商不变规律。

9.前后照应(故事中的疑问得到解决)。

(三)巩固规律

1.试一试: 650 ÷ 40

(1)让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试着笔算650÷ 40(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)。

(2)余数是1还是10?

2.学以致用。

下面的计算对吗,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。

740÷60=12……2

12

60 740

6

14

12

2

小结:利用商不变规律能使除法运算更简便。

(四)尝试运用规律

同学们,接下来我们利用所学的规律进行创关练习吧!

第一关:填空我在行

(1)在一道除法算式里,如果被除数除以5,除数也除以5,商( )。

(2)在一道除法算式里,如果被除数乘10,要使商不变,除数( )。

(3)在除法里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( )的数(0除外),( )。

第二关: 判断我神速(正确的拖进正确的蘑菇屋里,错误的拖进错误的蘑菇屋里)

(1)甲乙两数的商是7,如果甲乙两数都乘100,商是700。

(2)被除数乘3,除数也乘3,商不变。

(3)48÷12=(48÷2)÷(12÷2)

(4)80÷20=(80+2)÷(20+2)

第三关: 规律运用我能行(帮小兔过河)

48÷4=

240÷20=

480÷40=

4800÷400=

第四关: 解决问题我最棒

聪聪和红红从同一天开始分别看两本故事书。聪聪看的故事书有70页,红红看的故事书有140页。聪聪每天看14页,5天看完。红红每天了28页。不计算,你能说出红红几天能看完吗?

引导学生独立思考,指名回答,并说出理由。

(五)总结、作业

1.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?

2.作业:课本21页练一练第1、3题。

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

教学目标:

1.知识目标:引导学生了解直线、射线、线段、角的概念,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,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、射线、线段、角的联系与区别,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。

2.能力目标: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、射线与直线,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。

3.情感目标: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,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,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。

重点难点:

1.体会线段、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,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、射线和直线,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。

2.理解三种线的特征,掌握三种线的读法。

教学准备:

多媒体课件,手电筒,直尺,毛线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导入

出示一根毛线

师:同学们,这是什么?如果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,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?

生:线段

师:哎,线段,好了,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。线段是我们以前碰到过的,对吧?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?(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、线 ……此处隐藏781个字……
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
让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数感,提高学生探索能力。

教学重点:

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。

教学难点:

掌握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和联系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 利用旧知导入新课。

1、 指名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?一个数的倍数是有限的 还是无限的?

2、 10的最小倍数是几?有最大倍数吗? 师: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。板书:因数。

二、 探索新知。

1、 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。(多媒体出示例1) 师:把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。

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,多媒体展台展示。 生1:12=1×12 生2:12=2×6 生3:12=3×4 师:两个数相乘,乘数也叫因数,所以1、2、3、4、6、12这些 数又叫12的因数。

2、 学生探讨:什么是一个数的因数?

生1:两个自然数相乘得到一个数,那么这两个数就叫这个数的因数。

生2:可以用字母表示因数与积的关系,如a、b、c都是自然数,且a×b=c,那么a、b就叫c的因数。

3、 试一试: 师:18的因数有哪些?

4、 探索一个数因数的特征。

师:在练习本上写出1~10各数的所有因数。 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,有什么特点?

生1:我发现这些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。

生2:我发现有些数的因数只有两个因数,有些数的因数不止两个。

生3:我发现1只有一个因数就是它本身。 ……

师生共同概括出:像这种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;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。

师: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,你认为1是质数还是合数?

生:1既不是质数,也不是合数。

三、 练一练。

1、 师指名回答,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?

2、 学生利用数表,在书上圈出质数。再集体订正。

四、 拓展练习。

1、 同桌各出一个数,让对方说一说这个数的因数。

2、 找出50~100的自然数中的质数。相互交流想法。

五、 全课总结。

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?

板书设计:

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,

最小因数是1。

1的因数有:1

2的因数有:1、2

4的因数有:1、2、4

3的因数有:1、3

6的因数有:1、2、3、6

5的因数有:1、5

8的因数有:1、2、4、8

7的因数有:1、7

9的因数有:1、3、9

10的因数有:1、2、5、10

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;

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

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,

1既不是质数,也不是合数。

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

教学内容:

教材P39-41

教学目标:

结合生活情境,让学生感知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现象。 认识平行线,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。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。

教学重点:

理解平行线的概念

教学难点:

学会画平行线

教具准备:

挂图、直尺、三角尺

教学过程:

一.创设生活场景,初步感知相交、平行

1.认识同一平面与不同平面

(出示一根直的铁丝,直插在一张画有一条直线的纸上)

师:我们把这根铁丝看作一条直线,那么你们观察这条直线和纸上画的直线是什么关系?

2、出示例题图

(1)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一张照片。说说这些照片上的场景,分别在哪里见到过?

(2)让学生找出照片中标出的红线和蓝线。

板书在黑板上,问:这些在同一平面上的直线可以怎样分类?为什么?

3、出示不相交的两组线

让学生仔细观察,并动手画一画,延长两条直线,看看有什么变化?(为什么可以延长)(同桌互相说说)尽量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师生共同总结得出:同一平面内,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,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。

为什么要说在同一平面内呢?如果没有这句话对吗?举反例说明。)

4、举例说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互相平行的线

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准确的表达,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平行的两条直线应该在同一平面内。

5、练习巩固平行、相交的概念

①想想做做的第1题。在图中找出哪些是相交的,哪些是平行的?

先独立解答,然后集体交流

问:这样的一组直线也是相交吗?

没有交点怎么也是相交呢?如果相交,交点在哪里?

找出它们的交点。

②想想做做的第2题

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照着样子对折两次,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吗?量出每条折痕的长度。你有什么发现?

③想想做做的第3题

要求学生找出平面图形中平行的线段,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平面图形里个有几组相互平行的线段。

6、自主探索,学会平行线

a) 你能作出一组平行线吗?

用小棒、方格本或其他工具做一组平行线。最后同学间互相交流一下,完善各自做的平行线。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,让学生把不同的平行线进行展示。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点。

(1)让学生想办法,怎么画出已知直线的的平行线。

(2)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演示画平行线的方法,当学生平移三角尺不稳定时,再让学生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,使三角尺不移动?

b) 自学画平行线的方法

⑴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是怎样画平行线的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画平行线的方法(两把尺要紧靠,直尺不能动。)

(a)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;(b)用直尺的一边与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重合;(c)平移三角尺后画出另一条直线。

⑵教师示范画一组平行线。

回忆画平行线的方法:a画线b靠近(边)c平移d画线

⑶ 学生尝试在自备本上画一组平行线。

⑷教学“试一试”

你能分别画出下面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?

你能画出多少组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?

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,然后组织交流。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操作方法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。

⑸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

经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

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,然后组织交流。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操作方法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。

7、全课总结

(1)、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?你知道了哪些知识?

(2)、作业: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。

《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